“燙手山芋”搖身成為新熱源
?——蘭花集團伯方煤礦積極開展低濃度瓦斯燃燒供熱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
在大地上,蘭花集團伯方煤礦正經歷一場能源利用的深層次革新,。
3月24日,,春日暖陽下,伯方煤礦低濃度瓦斯燃燒供熱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現(xiàn)場,,一如既往地繁忙,。巨大的管道如銀色的長龍,向著遠方一路伸展,。走進鍋爐車間,,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讓人眼前一亮。與傳統(tǒng)鍋爐房給人的印象截然不同,,里面的噪音非常小,。曾經被視為“廢棄物”的低濃度瓦斯,在這里化身成為供暖的熱能來源,。
長期以來,,煤礦井下低濃度瓦斯的處理一直是個棘手的難題。由于受到安全,、技術,、經濟效益等多重因素制約,,井下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大量低濃度瓦斯通常是直接排空。這一做法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伯方煤礦總工程師劉隨方告訴記者,,從能源角度看,瓦斯是一種寶貴的能源資源,,就這樣白白浪費掉,,實在可惜;從環(huán)境層面而言,,瓦斯中的主要成分甲烷,,其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1倍,直接排空會加劇溫室效應,,給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壓力,。
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伯方煤礦努力探索,,積極創(chuàng)新,,開展了低濃度瓦斯燃燒供熱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這個項目的核心技術是瓦斯多孔介質燃燒技術,??蓜e小看這項技術,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鑰匙,,打開了低濃度瓦斯高效利用的大門。以往,,7%—9%低濃度瓦斯在燃燒過程中,,總是容易出現(xiàn)爆燃、回火等安全問題,,讓人們對低濃度瓦斯的利用望而卻步,。但伯方煤礦的科研團隊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研究,成功攻克了這一技術難關,,實現(xiàn)了低濃度瓦斯的穩(wěn)定燃燒制熱,。
劉隨方說,這一突破,,不僅補齊了煤礦瓦斯低濃度利用的技術短板,,讓那些以往只能當作廢氣直排的低濃度瓦斯有了新的“使命”,也切實破解了低濃度瓦斯“用不了,、排不得”的行業(yè)困境,,讓原本被視為“燙手山芋”的瓦斯搖身一變,成為了造福礦山的新熱源,。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伯方煤礦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決定將項目直接建在瓦斯泵站附近。這一決策帶來了諸多好處:首先是瓦斯可以就地轉化成熱源,,減少了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損耗和安全風險,;其次,產生的余熱還能用于加熱井筒,,進一步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接受采訪時,劉隨方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他說:“經測算,,該項目年利用瓦斯純量202.8萬立方米,相當于替代標煤2454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當量達到了3.6萬噸,,對環(huán)境保護作出非常大的貢獻?!辈粌H如此,,這個項目在經濟上也帶來了顯著的效益,每年能為礦山節(jié)省超600萬元取暖費用,,再加上瓦斯利用補貼和碳交易收益,,礦山實現(xiàn)了大幅降本增效。
2024年,,伯方煤礦低濃度瓦斯燃燒供熱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成功入選山西省企業(yè)典型創(chuàng)新案例,。
劉隨方滿懷信心地表示:“該項目是我們傳統(tǒng)能源企業(yè)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實踐,我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傳統(tǒng)能源企業(yè)也可以走上綠色發(fā)展之路,。下一步,我們將繼續(xù)加大研發(fā)投入,,不斷提升能源利用水平,,讓更多綠色技術在礦山落地生根,實現(xiàn)從‘黑色能源’到‘綠色動能’的華麗轉變,?!保ㄠ嶈矗?/p>